吃瓜快讯 - 今日爆料|明星新闻|娱乐动态 - 快速获取最新吃瓜信息,紧跟娱乐潮流!

?

設為主頁|收藏本站網站首頁|聯系我們

企業文化

黨建工作首 頁>企業文化

三八專欄˙黨史上的“她”力量|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秋瑾

發布時間:2025-03-06點擊數:64


秋瑾(1875-1907年),原名閨謹,字璿卿,自號競雄,別號鑒湖女俠,生于福建省閩縣,她是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,近代民主革命志士,我國民主革命的重要領導人之一。她也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位為民主革命而犧牲的女英雄,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;提倡女權女學,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。

秋瑾的少年時代是在福建度過的,她親眼看到洋人橫沖直撞,任意欺凌自己的同胞,感到極大的義憤,產生了習武報國的念頭。她放開雙足,騎馬、舞劍、拳術樣樣都學,練就了一身強壯的體魄。1902年,秋瑾隨丈夫進京赴任,目睹八國聯軍肆意燒殺掠搶的慘狀,怒不可遏,她在長詩《寶刀歌》里提到:“北上聯軍八國眾,把我江山又贈送。白鬼西來做警鐘,漢人驚破奴才夢!”

19世紀末,資產階級革命家們竭力主張向西方尋求真理,用西方資本主義文明作武器,救亡圖存,向封建王朝展開斗爭。秋瑾也萌發了東渡日本,到異國去學習救國本領的念頭。在吳芝瑛等志同道合的朋友資助下,秋瑾變賣了身邊所剩的零星首飾,東渡日本去學習救國本領。在日本留學期間,秋瑾與愛國學生一起共同組織了“實行共愛會”,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婦女愛國組織。1905年,秋瑾經黃興介紹,得與孫中山會面,很快加入了同盟會,被推舉為浙江主盟人。

她是最早支持孫中山先生成立同盟會的一批人之一。早在赴日留學之前,她就懷著極強的革命熱情結識了魯迅、黃興、宋教仁等為中國革命前赴后繼的仁人志士。

1905年秋瑾回國,轉到上海,以“蠡城學社”為名,作為革命活動機關,開展秘密活動。一次她在陳伯平家制造炸彈不慎爆炸,聲震屋瓦,陳伯平的眼睛、秋瑾的手臂都被炸傷,機關遭巡捕房封閉。在積極聯絡同志準備武裝起義的同時,秋瑾還大力宣傳婦女解放思想,鼓勵婦女參加民主革命斗爭,于1907年一月在上海創辦了《中國女報》月刊。她把婦女解放斗爭和反對清朝的革命斗爭結合起來,提出“掃盡胡氛安社稷,由來男女要平權”號召婦女從十八層地獄底下爬出來,和男子并肩戰斗。

1907年,秋瑾接受紹興大通學堂師生邀請主持該校校務。大通學堂是光復會首領陶成章、徐錫麟等于1905年創辦的,浙江一帶革命黨人以此為據點,秘密培養干部,學習軍事,為武裝起義積蓄力量。秋瑾主持大通學堂校務期間,設立體育會,先后招集浙江各地會黨頭領學習兵操。秋瑾經常身穿男子體操服,騎馬帶領學生到野外打靶,練習射擊技術。她以大通學堂為中樞,頻繁往來于滬杭之間,積極策劃武裝起義。大家公推徐錫麟為首領、秋瑾為協領,把各地會黨編成八個軍、對軍服、旗幟、鈴記、行令等都作了詳細規定,并具體部署了行軍路線,決定7月6日(農歷五月二十六日)由徐錫麟、秋瑾分別指揮安徽、浙江兩處義軍同時舉事。

但是在臨近起義的關鍵時刻,由于組織不嚴,走漏了風聲。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倉促起事,親手刺殺巡撫恩銘,受傷被俘,壯烈犧牲。安慶起義失敗后,官府如臨大敵,形勢急轉直下,原定計劃已無法實施。上海革命黨人得知大通學堂已暴露,派人通知秋瑾迅即離紹赴滬,她毅然留在大通學堂,帶領學生從容埋藏、轉移槍械,焚毀文書、信件。

7月13日下午,清兵將大通學堂團團圍住,經過一番激烈的槍戰,秋瑾被俘。敵人對秋瑾嚴刑拷打,百般逼供,秋瑾始終“堅不吐實”,大義凜然地回答:“革命黨人不怕死,欲殺便殺!”紹興知府貴福見秋瑾寧死不屈,唯恐光復軍攻打紹興、營救秋瑾,便于7月15日凌晨在古軒亭口刑場將秋瑾殺害。就義前,秋瑾寫下了“秋雨秋風愁煞人”七個大字,表達了她痛惜革命失敗,為祖國的前途和命運憂慮的悲憤心情。

秋瑾的殉難,在全國各地激起強烈反響,整個社會輿論深切同情秋瑾和她所從事的革命事業,憤怒譴責清政府的殘暴罪行。秋瑾用自己的生命促進更多的群眾覺醒,更加激起人們對清王朝的仇恨與反抗。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后,浙江革命黨人起兵響應,很快在全省十一個府推翻了清朝政權,其中大部分革命黨人都是秋瑾生前的同志和部下。秋瑾的戰友王金發帶頭攻克浙江巡撫衙門,旋即率兵光復秋瑾的故鄉紹興。另一位秋瑾親自發展加入光復會的寧波義軍領導人葉頌清,他在談到浙江各地起義很快獲得成功的原因時認為:“推原所自,吾浙實由秋瑾倡之,聯合之,故組織頗為完善。”

秋瑾是中國歷史上為民主革命捐軀流血的第一位女革命家,她用鮮血和生命實踐了為革命“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”的誓言,為民族解放和婦女解放事業作出重大貢獻,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評論和永久緬懷。

吳玉章稱贊她為“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革命婦女的楷模”。

1912年12月,孫中山致祭秋瑾墓,曾撰挽聯:“江戶矢丹忱,重君首贊同盟會;軒亭灑碧血,愧我今招俠女魂。”

1942年7月,宋慶齡在《中國婦女爭取自由的斗爭》一文中稱贊秋瑾是“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”。


來源:亦說然(網絡)